2020信托界:“暴雷”亦是“排雷”
来源 www.edijin.com
作者 佚名
日期 2020-09-08
浏览 870
2020年以来,信托界,暗涌不断。
中江信托、安信信托、四川信托、中诚信托、雪松信托,一个接着一个,刺激着中国富豪们的神经。
为什么?在过去的十余年时间里,信托都没有爆出过太大的问题。为什么,今年就接二连三地暴雷了呢?
在四川信托《致投资者的公开信》中,有这样一段解释:
“受全球经济下行、新冠肺炎疫情及停发TOT信托产品的影响,部分融资企业到期不能按时归还信托资金,导致部分信托产品未能按期分配。”
“部分企业到期不能按时归还信托资金”?“停发TOT信托产品的影响”?
也就是说,因为底层资产出问题了,导致了信托产品无法按期分配。又因为资管新规不允许刚性兑付,导致信托机构无法发行新的TOT产品进行兜底处理,从而导致信托机构暴雷。
换句话说,暴雷,真不是信托机构造成的;暴雷,是不可抗力。是这样吗?
暴雷,是不可抗力?
其实,暴雷,早有预警。只是,大部分人对信托的印象始终停留在“零风险、高收益”,而忽略了潜在风险。
前面,我们提到了导致信托暴雷的两个原因:“部分企业到期不能按时归还信托资金”、“停发TOT信托产品的影响”。说白了,也就是底层资产出问题、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除了这两个客观原因之外,我们认为还有一个信托机构本身的操作原因。
比如至今都是谜案的民生信托“80吨黄金大劫案”,80多吨的黄金,价值200亿的质押品,竟然是包皮假黄金。惊人指数,爆表!
更令人震惊的是,当金凰珠宝的抵押贷款到期后,包皮假黄金的质押品被揭露后,金凰珠宝老板贾志宏居然给来了一句 “别了”!!!!留下涉事信托、银行、保险公司错愕万分。其中的信托机构包括民生信托、东莞信托、安信信托和四川信托。
至于这200亿假黄金,是鉴定出了问题,还是存进去之后被偷取……至今都是未解之谜。民生信托自吞苦果之后,向保险机构索赔,但保险机构表示不会赔付。
此外,信托大亨――安信信托因为精准踩中两只大熊股遭遇滑铁卢,不仅暴露了严重的风控问题,还导致负债总额疯狂飙升。此后尽管调整战略回归地产,却遭遇地产寒冬,颓势难抵。并且,安信信托的控股股东也深陷负债和诉讼旋涡,实控人则因为涉嫌违法发放贷款罪被刑拘。
信托暴雷的根本原因,底层资产出问题?
说道底层资产,不得不提的就是四川信托。
6月11日,投资者收到四川信托无法兑付本息和产品无限延期的通知。
当地监管机构则表示,四川信托大量开展违规业务,隐瞒资金真实投向,项目资金大量存在股东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川信托的底层资产被称为垃圾资产,很多都是烂尾楼项目,但信托投资者对该产品底层资产状况一无所知。许多投资者在查询四川信托官网发布的信托计划管理报告时发现:爆雷后的《信托计划管理报告》悄然发生了变化,无声无息的增加了“资金投向”内容,即所谓的“底层资产”!“资金投向”本应在潜在的投资者成为正式委托人之前或**期管理报告中披露,四川信托却来个本末倒置,应该披露时没有披露,爆雷后硬塞一个!
其实,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爆雷前四川信托不披露底层资产,如果四川信托在发行前对投资人披露底层资产是投向烂尾项目、上海国之杰等这类底层,还会有投资人买吗?
暴雷的直接原因,是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
前文,我们提到信托暴雷其实早有预警。预警,在何时?
2018年4月,根据《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第15条明确规定:金融机构应当做到每只资产管理产品的资金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不得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
彼时,国家就已在提醒金融机构不得发行TOT产品。TOT产品和普通的信托产品有什么区别,以致于要明文规定?相较于一次性投入等项目到期后兑付的普通信托产品,TOT信托产品一没有具体的项目,只有资金投向的大体范围,投资者并不知道详细的底层资产;二存在期间错配,通常情况下每一个项目都是分成中场短期滚动发行。
2020年5月8日,中国银保监发布最新《资管新规》,力度进一步升级:
**,明确打破传统“刚性兑付”的业务模式,不得保本保收益,投资者自负盈亏;
第二,清理传统通道类业务,禁止投资银行信贷资产;
第三,强监管环境下,对资金池业务的运作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啥是刚性兑付?是信托业的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信托产品到期后,信托公司必须分配给投资者本金以及收益,当存托信托计划出现不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难时,信托公司通过发行新产品兜底处理。
也正是因为刚性兑付这个不成文规定的存在,才导致了信托界“局外急局内不急”现象的形成。但“零风险 高收益”背离了“风险与收益相匹配 高收益隐含高风险”这一资本市场永恒的规律,一旦刚性兑付被打破,允许信托公司暴露风险,暴雷就接踵而来。
“暴雷”亦是“排雷”
在负债式放水发展那些年,金融和地产给很多人插上双翼,只要接触到其中一个,猪也能飞上天。
现在,信托接连卷入风口,有大环境原因,也有监管层清理资金池业务的决心!
货币盛宴风光不再,“闭眼买信托,睁眼看收益”的信托稳赚时代也已经过去,那么投资者还能继续购买信托产品吗?
尽管,信托行业风险持续暴露,但“暴雷”亦是“排雷”,渐趋平稳、风险可控的信托行业也即将到来。
另外,无论处于什么阶段,对于投资者而言,分析信托产品的底层逻辑、看清投资产品的底层资产尤为重要!
资讯来源:www.edijin.com
中江信托、安信信托、四川信托、中诚信托、雪松信托,一个接着一个,刺激着中国富豪们的神经。
为什么?在过去的十余年时间里,信托都没有爆出过太大的问题。为什么,今年就接二连三地暴雷了呢?
在四川信托《致投资者的公开信》中,有这样一段解释:
“受全球经济下行、新冠肺炎疫情及停发TOT信托产品的影响,部分融资企业到期不能按时归还信托资金,导致部分信托产品未能按期分配。”
“部分企业到期不能按时归还信托资金”?“停发TOT信托产品的影响”?
也就是说,因为底层资产出问题了,导致了信托产品无法按期分配。又因为资管新规不允许刚性兑付,导致信托机构无法发行新的TOT产品进行兜底处理,从而导致信托机构暴雷。
换句话说,暴雷,真不是信托机构造成的;暴雷,是不可抗力。是这样吗?
暴雷,是不可抗力?
其实,暴雷,早有预警。只是,大部分人对信托的印象始终停留在“零风险、高收益”,而忽略了潜在风险。
前面,我们提到了导致信托暴雷的两个原因:“部分企业到期不能按时归还信托资金”、“停发TOT信托产品的影响”。说白了,也就是底层资产出问题、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除了这两个客观原因之外,我们认为还有一个信托机构本身的操作原因。
比如至今都是谜案的民生信托“80吨黄金大劫案”,80多吨的黄金,价值200亿的质押品,竟然是包皮假黄金。惊人指数,爆表!
更令人震惊的是,当金凰珠宝的抵押贷款到期后,包皮假黄金的质押品被揭露后,金凰珠宝老板贾志宏居然给来了一句 “别了”!!!!留下涉事信托、银行、保险公司错愕万分。其中的信托机构包括民生信托、东莞信托、安信信托和四川信托。
至于这200亿假黄金,是鉴定出了问题,还是存进去之后被偷取……至今都是未解之谜。民生信托自吞苦果之后,向保险机构索赔,但保险机构表示不会赔付。
此外,信托大亨――安信信托因为精准踩中两只大熊股遭遇滑铁卢,不仅暴露了严重的风控问题,还导致负债总额疯狂飙升。此后尽管调整战略回归地产,却遭遇地产寒冬,颓势难抵。并且,安信信托的控股股东也深陷负债和诉讼旋涡,实控人则因为涉嫌违法发放贷款罪被刑拘。
信托暴雷的根本原因,底层资产出问题?
说道底层资产,不得不提的就是四川信托。
6月11日,投资者收到四川信托无法兑付本息和产品无限延期的通知。
当地监管机构则表示,四川信托大量开展违规业务,隐瞒资金真实投向,项目资金大量存在股东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川信托的底层资产被称为垃圾资产,很多都是烂尾楼项目,但信托投资者对该产品底层资产状况一无所知。许多投资者在查询四川信托官网发布的信托计划管理报告时发现:爆雷后的《信托计划管理报告》悄然发生了变化,无声无息的增加了“资金投向”内容,即所谓的“底层资产”!“资金投向”本应在潜在的投资者成为正式委托人之前或**期管理报告中披露,四川信托却来个本末倒置,应该披露时没有披露,爆雷后硬塞一个!
其实,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爆雷前四川信托不披露底层资产,如果四川信托在发行前对投资人披露底层资产是投向烂尾项目、上海国之杰等这类底层,还会有投资人买吗?
暴雷的直接原因,是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
前文,我们提到信托暴雷其实早有预警。预警,在何时?
2018年4月,根据《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第15条明确规定:金融机构应当做到每只资产管理产品的资金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不得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
彼时,国家就已在提醒金融机构不得发行TOT产品。TOT产品和普通的信托产品有什么区别,以致于要明文规定?相较于一次性投入等项目到期后兑付的普通信托产品,TOT信托产品一没有具体的项目,只有资金投向的大体范围,投资者并不知道详细的底层资产;二存在期间错配,通常情况下每一个项目都是分成中场短期滚动发行。
2020年5月8日,中国银保监发布最新《资管新规》,力度进一步升级:
**,明确打破传统“刚性兑付”的业务模式,不得保本保收益,投资者自负盈亏;
第二,清理传统通道类业务,禁止投资银行信贷资产;
第三,强监管环境下,对资金池业务的运作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啥是刚性兑付?是信托业的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信托产品到期后,信托公司必须分配给投资者本金以及收益,当存托信托计划出现不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难时,信托公司通过发行新产品兜底处理。
也正是因为刚性兑付这个不成文规定的存在,才导致了信托界“局外急局内不急”现象的形成。但“零风险 高收益”背离了“风险与收益相匹配 高收益隐含高风险”这一资本市场永恒的规律,一旦刚性兑付被打破,允许信托公司暴露风险,暴雷就接踵而来。
“暴雷”亦是“排雷”
在负债式放水发展那些年,金融和地产给很多人插上双翼,只要接触到其中一个,猪也能飞上天。
现在,信托接连卷入风口,有大环境原因,也有监管层清理资金池业务的决心!
货币盛宴风光不再,“闭眼买信托,睁眼看收益”的信托稳赚时代也已经过去,那么投资者还能继续购买信托产品吗?
尽管,信托行业风险持续暴露,但“暴雷”亦是“排雷”,渐趋平稳、风险可控的信托行业也即将到来。
另外,无论处于什么阶段,对于投资者而言,分析信托产品的底层逻辑、看清投资产品的底层资产尤为重要!
资讯来源:www.edij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