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集信息网
  • 首页

  • 供求

  • 产品

  • 企业

  • 资讯

  • 网站大全

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 退出 帮助
首页
企业
建筑建材
金属建材钢结构
兴民伟业建筑设备有限公司

兴民伟业建筑设备有限公司

行业:
金属建材钢结构
  
建筑建材
  
地区:
秦皇岛
  
河北
  
网址:
www.xmwy.cn/cn
归属地
邮箱:
登录查看
联系人:
登录查看
浏览:
381
更新:
2022-10-04
认领企业
介绍 资讯信息 产品信息 供求信息
河北秦皇岛昌黎县兴民伟业集团位于秦皇岛市昌黎县,往南5公里便是避风朝阳、海水清澈、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的黄金海岸,母公司(兴民伟业新型建筑模板支撑系统公司)成立于1985年,公司经历20余年的发展壮大,现已成为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公司特聘韩国建筑业专家与国内知名专家,凭借强大的科研力量,经过5年的科研攻关,在数字化钢性建筑支撑结构上,取得重大科技突破,并已获得建筑业高度评价的自主知识产权。此技术被日、韩建筑业称为“确实**”,被建筑业誉为模板支架结构的革命性创举,使建筑业工作效率提高600%。

  兴民伟业集团是国内**专业研制及生产新型数字化钢性建筑模板支撑组合结构的大型现代化股份制企业,主营模板支撑,新型模板支撑,新型建筑模板支撑,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结构,现浇剪力墙,新型模板支撑系统,模板支撑代理,新型建筑模板支撑架,新型数字化钢性模板支撑组合结构,新型建筑支撑系统。目前,公司累计投资已达1000多万元人民币,占地面积达5万平方米,生产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配套设施完善,以科学管理为核心,技术改造为重点,产品研发和设计为先导,努力创造更科学更先进的产品,是兴民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自2000年以来,兴民伟业集团全面导入了企业理念识别系统,以“严细规范、务实求效”的工作作风,不断强化管理,“诚实守信,用心做人”的经营理念在全体员工中树立且已转化为自觉行动,公司秉承“以效率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人为本,社会效益并重”的企业精神致力于建筑模板的研制,不断推动和**我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公司十分重视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不断强化内部质量管理,使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工程质量优良品率达到96%以上,近年逐步与国际现代化管理接轨,积极导入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ISO18001职业安全健康体系认证,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研制的数字化钢性模板支撑组合结构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据我们了解,目前国际、国内建筑模板组合结构还没有任何新型结构出现),该产品以于目前获得14项国家专利,其中2项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公司产品已经通过国家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公司产品被某部军事演习所采用,受到中央**及省委**的特别关注和高度好评。
上一条:合肥盛誉礼品公司-合肥礼品定制
下一条:武汉市智胜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企业
北京博泰恒源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郑州活动板房厂 河北天缘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邯郸市安跃迈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济南弘毅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市津远贸易有限公司 天津友发源泰钢铁销售有限公司 衡水路泽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文安金源彩钢活动房厂 重庆天一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最新企业
新 天津市鑫东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新 成都爱邦瑞科技有限公司 新 漳州耀越贸易有限公司 新 杭州九朋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新 云南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 龙海市宏福食品有限公司 新 中国成都冠卓品牌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新 佛山市顺德区嘉彭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新 济南金中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新 福建石屹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荐 广东启点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荐 上海乐容实业有限公司 荐 腾鹭包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荐 赛盈分销 荐 河北萌创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荐 贵州韩健生物制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荐 深圳环谷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荐 山东彦硕化工有限公司 荐 北京阿尔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荐 上海尔星化工装备有限公司
人气企业
热 济南金中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热 福建石屹科技有限公司 热 常州市大业腾飞海绵厂 热 广东海银试验装备有限公司 热 贵州黔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热 深圳市禾力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热 广东源创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热 吉汉展览展示(上海)有限公司 热 石家庄市京煌科技有限公司 热 四川鑫航易维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简介 网站导航 广告服务 免责声明 IP地址查询 优题课 范文网 旅游网 联系我们 违法&侵权举报
粤ICP备2022145245号     粤公网安备 粤公网安备 44130202001157号
Copyright ©2025 hongjixinxi.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HongJiXinXi Platform v2.3.1